盾构隧道掘进机聚氨酯轮具备高耐磨、强承载、减震降噪等优异性能,适用于重载行走工况。通过金属轮芯预处理、真空浇注、梯度硫化与精密抛光等工艺,确保轮体与胶层高粘合强度、表面光滑、耐油耐腐蚀,延长使用寿命,提升盾构设备在复杂地质下的稳定运行能力。

盾构隧道掘进机聚氨酯轮
一、盾构机聚氨酯轮的核心性能
1.1超高耐磨性
聚氨酯材料硬度可达85A–98A,耐磨性是天然橡胶的3–5倍,适用于长时间、高负荷的隧道连续作业,显著延长更换周期。
1.2优异减震性能
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弹性模量,能有效吸收掘进过程中的振动冲击,保护设备结构与隧道管片,降低噪音(运行噪音≤70dB)。
1.3强承载能
单轮可承载5–10吨,配合高强度金属轮芯,满足盾构后配套台车(如管片车、渣土车)的重载运输需求。
1.4耐油、耐腐蚀、抗老化
在潮湿、泥水、油污并存的地下环境中,聚氨酯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,不易膨胀、开裂或霉变,适应复杂工况。
1.5低滚动阻力
表面光滑致密,与轨道接触时摩擦均匀,减少能耗,提升运行效率。
二、实现性能的关键制作流程
为确保聚氨酯轮具备上述特性,专业厂家通过以下精密制造工艺实现性能保障:
2.1金属轮芯预处理
采用喷砂、磷化或真空清洗工艺,彻底去除铁芯表面油污、氧化层,增强聚氨酯与金属的粘接强度,防止使用中脱胶。
2.2模具精密设计与控温
根据负载需求设计轮体结构与硬度分布,采用数控加工模具,确保尺寸精度(±0.1mm)。
模具加热至80–100℃,保证浇注过程中材料流动性与固化均匀性。
2.3真空浇注成型
将预热后的金属芯装入模具,在真空环境下注入混合均匀的聚氨酯原料,消除气泡,确保轮体致密无缺陷。
2.4梯度硫化工艺
采用分段升温固化技术(如80℃→100℃→120℃),使聚氨酯分子交联更充分,提升耐磨性与抗撕裂强度。
2.5表面精加工
成型后进行数控车削与镜面抛光处理,确保轮面光滑、无毛刺,减少与轨道的摩擦损伤。
2.6性能检测与老化测试
进行硬度、拉伸强度、剥离强度、耐磨性(DIN标准)等检测,并模拟高温高湿环境进行老化试验,确保长期可靠性。
三、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
聚氨酯行走轮广泛应用于盾构机后配套系统的拖车、管片运输车、电瓶车等重载行走设备。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入,对轮子的定制化、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长,如集成传感器监测磨损状态、开发导静电型聚氨酯以应对易燃环境等。
盾构隧道掘进机聚氨酯轮不仅是行走部件,更是保障施工安全与效率的关键。通过科学的材料选型与严谨的制造流程,重载包胶行走轮在耐磨、承载、减震等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。菲尔森还可提供盾构机护板,刮刀清扫器等其他聚氨酯配件。